今天给各位分享抹茶比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抹茶茶艺表演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有一种甜中考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抹茶比赛,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抹茶比赛我为大家收集的有一种甜中考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一种甜中考作文1
作为一个甜食主义者,我是拒绝不了甜食的诱惑的。哪怕是在别人眼中甜到齁嗓子的食物,我口中也是一种美食。可我却在一种食物上受到了挫折。
抹茶是很多人的喜爱,甚至是最爱。我身边的朋友都对抹茶有极高的评价,甚至有人跟我说,抹茶就是人间最美味的。听到他们的话,我也对抹茶产生了好奇。于是在上回我去玩儿,在经过一家卖抹茶的奶茶店时,我停下了脚步,买了一杯。看着眼前奶茶,我心里对他的期待极高。非常希望他能给我带来惊喜。我迫不及待的插进吸管,猛的吸了一口。
当我的味蕾碰到他的一瞬间,我就吐了出来。我脸,惊讶的看着手中的奶茶。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他。“这不应该是甜的吗?为什么比苦瓜都苦啊?”我自语着。突然我发现,上面的奶盖没有和下面的抹茶混合。我拍了拍脑袋暗骂了自己一句。我使劲地摇了几下让奶盖和抹茶完全地混为一体。我又满怀期待的吸了一口。依然是那种苦,可这回却回味是甜的。我不敢相信的又吸了几口。生怕我刚才味觉出现了问题。可几次发现这个抹茶就是先苦后甜。这让我非常不解,随后我又品尝了抹茶蛋糕,抹茶饼干,抹茶曲奇……都是这种味道。虽然我不太喜欢这种甜,但不知道为什么,他总会让我有吃了一口,还想再吃一口的冲动。
这种甜味是我在所有甜食中吃到的最特殊的。他虽然不会一直甜,但他那种回味的甜总是让我记忆犹新。
有一种甜中考作文2
如果有人问甜究竟是怎样一种滋味,我想甜应该是一种能给人带来好心情的,令人上瘾的滋味。让人忍不住去回味,也总能勾起人们的美好回忆。
糖果是甜的,同学的笑容是甜的,可最令人上瘾的则是与同学分享喜悦的那种甜。在小学阶段,学校明令禁止携带零食进入校园,所以从老师那获得的每一颗糖都显得弥足珍贵。本着有福同享的心理,班上得到奖励的都会毫不犹豫地举起手中的糖,狠狠地砸向地面,反复几次,直到裹着的糖果摔成了碎片。就这样,一颗拇指大的糖,碎成了渣,但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尝到了奖励的喜悦。
尽管每个人分到的都是一些碎糖,但带来的甜蜜远远大于一人独享一颗糖。这种甜在无形之中拉近了同学之间的距离,加深了朋友之间的感情,就像那麦芽糖又稠又粘,填满了我们心中的空隙,让彼此的心相连。
这种甜,是同学之间那种纯真的友情,是共享的福,是与朋友分享喜悦时的心情。就像那大白兔奶糖总能将人们旧时美好的回忆勾起,总能给人带来好心情。
有一种甜,叫做友谊,是值得让人去回忆,永远铭记在心中的甜蜜。
有一种甜中考作文3
有一种美丽的甜,叫苦中作乐。
《米格尔街》中,有一位诗人,他的名字是B。华兹华斯,他去小男孩家里看蚂蚁,从而认识了小男孩,并教他“诗”是什么。
华兹华斯带着小男孩去看了他的家,小男孩知道了华兹华斯的生活不易,但却让他知道诗歌,就像灵魂一样,不可分割。在小男孩参观完了之后,华兹华斯就与他的院子一同离去。
华兹华斯就是在苦中作乐,体会不一样的甜。华兹华斯热爱诗歌,将他的生活交给了诗,虽然经济困难,压得他渐渐衰弱,但华兹华斯的心灵却在那一个月一句的诗下,得到了慰藉,那诗歌,就似华兹华斯心头的甜。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在努力,在奋斗,在生活。他们遭受打击,却也给予生活的压力反作用力,那些力量,变得非常沉重,就像老师,担着教育的责任,他们是只是的传承者,在教育学生的压力下,同时也是苦的,但老师也总是在苦中作乐,缓解压力,与学生课下闲聊,在课上开一些玩笑,在中午小憩……
甜,既是苦中作乐,在那疾苦之中,放轻松,就能品尝最美的甜。
这一种甜,就像是华兹华斯的诗歌让他自己的灵魂品尝,用苦涩的外壳包裹甜蜜的内心,放松自己,解救心灵,就是苦中作乐。
有一种甜中考作文4
我迫不及待地跑下楼,看到了我那辆熟悉的自行车。它有着轻盈小巧的身姿,好似小一匹蓄身待发的小马,蓝色贯穿着整个车身,伶俐的车铃可可爱爱,瓦圈锃亮,飞轮轻快。
我扶住车把,左脚踩上车蹬子,右腿一别,迅速骑上车子,驶向一个秘境。
天瓦蓝瓦蓝的,飘着一朵又一朵的白云,一眼望不到边,显得辽阔旷远;几只小鸟悠哉悠哉地在空中嬉戏,和白云挑逗,天地犹如七彩仙境一般。风儿清新脱俗,路边的大柳树随风拂动,摇头晃脑的,好像跟我一样也陶醉在这美景之中了。
外面可真比屋子里舒服多了!上了一天的网课,我浑身酸软,眼前发黑,满身是汗,整个人虚脱了,大脑一片空白,从椅子上站起来晕晕乎乎的。可一出门,在蓝天白云下、红花绿树间骑行,我又找回了少年轻狂。
半小时的路程在须臾间就过去了,我来到了一个有花有阳光,鸟语花香的地方,我在那个秘境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骑着车子。我一会儿疾驰,一会儿缓行;一会儿直冲,一会儿转弯。我有时腾出一只手撩拨一下旁边的.树枝,有时仰头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我仿佛站在云上,俯瞰大地。蓝天开阔,绿树摇曳,一切都是如此绝好。待着待着,我突然有一种“人逢喜事精神爽”的错觉,感觉老天都在为我贺喜,我是大自然的宠儿!
自由是幸福的港湾,快乐是生活的花朵。有一种甜叫自由。自由需要努力拼搏,更需要自立自强!只有对生活无愧的人才有资格享受这份甜美!
有一种甜中考作文5
甜之所谓甜,则舌有甘味,留清甜于口腔之内,渗入味蕾,汲汲柔意,溢满心怀,铭刻心间,便是生闲适,产爱好了。
夜酣而床起,口干,无眠,想月色应已来,或早于空中停留,当为良景,欣然起身,携一杯水备饮,无室中灯光白炽,也不见上星,虽寥寥可数,不过三十余几,或下黑夜昏昏矣,惊见正前无邈处,轮上弦月,清晰见云月光亦空明,此见恍惚,月皎,若无波澜又起伏作水湖之状,可胜阳晨明亮真几分柔情,于面前,无他物所恋,有梦之丽而无梦之虚,后却觉手中沉,忽知口干,含一口中而不咽,是以濡唇润舌之用也。
月下饮水,岂不快哉。水凉,又生小甜于舌,寻其源而无果,方知甜不自水中而生心内罢,也为其乐。
望万窗,灯明者了了,夜深皆眠困不苏,呼伴,呓语道需眠,仅此作罢,当夜闲者如余难觅,转思众看月而水怎出甜,应释却,再枕,即眠。
余之生中,细赏可得几夜月色,入忆文可得几夜乎?不知却可想其少也。
品夜虽少且孤,但入喉一水,方知甜不过此矣;水清如月,月可映水,唇齿间滤下白辉月光,约肺腑留念,此凉柔,月色之实矣,不腻不俗,浑然无染无妖,不可比拟。
此甜入心,抑或心而出,甜于月而追甚。
东坡步于月下,一句“闲者”中作何想,应声沧桑而脱,有可欣然之甘意。
有一甜,无来意而入心入梦。
闲舟于生,也须甜而弥之平平无奇,月色,他人他日亦见,不知淡水之甜。
知甜知甘,于甜不甘淡淡者,由心所以也矣。
有一种甜中考作文6
甜,分两种:一种是表面的“甜”,一般指糖的甜;第二种是内心的“甜”,例如,受到了别人的帮助或是自己帮助了别人。我认为前者较为肤浅,而后者才是最应该享受的“甜”。
去年暑假的雨,来也匆匆,但“威力”却不小。雨最大时,路上的积水有二三十公分。
我和他在一起练球。小学的绿茵场虽然比初中的要好,但仍逃不过积水的悲惨命运。球场上的水虽不及脚的一半高,但它都藏在了草皮下面。每走一步,鞋就湿一次。球的速度也明显减慢,不管用多大劲球,永远只能滚动几米。
训练的时候,“战友们”一个接一个的滑倒。而我毫不在意,并没有吸取他们的教训,还对他们说:“看吧,这就是体重轻的下场,还是我的体重比较安全——底盘稳呀!”
这种骄傲一直持续到了踢比赛之前。我在踢比赛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号称“底盘第一稳”的我居然也摔了一跤?甚至还受了一个不小的伤。
那是一个任意球的机会,我负责主罚。那个球的位置,正好是在一个积水较多的地方,我并没有在意,一心只想着进球。有人也在提醒我“注意脚下的水!”但那时的我,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哪会听他们的话?
三秒之后,我痛苦地摔倒在了绿茵场上。脚踝扭曲了大约20度。那一刻,他和他们都围了上来,佛,扶我的扶我,喊教练的喊教练,正好也到了下课时间。几个顺路的人架着我回到家中,我体会到了友情的甜。
他和他们,是我的朋友,是我难舍难分的兄弟。那个雨天,我感受到了那一份甜。
有一种甜中考作文7
小朋友摔倒了,给他一颗糖吧,他就能停止哭泣,笑嘻嘻地吃起来。工作辛苦,劳累烦躁,还要违背意愿,不得已加班。到十一、十二点,点上一份外卖犒劳一下自己,或者泡一杯天天的奶茶吧!
天气干燥,天空乌云密布,是不是还会响起沉闷的雷声,给烦躁郁闷的人更添不爽心情,只怕控制不住自己,想要耍一耍小脾气。下雨了,很大,雨像胡乱发脾气的小孩,使劲儿撒野,“唰唰唰”往下坠,敲击着地面,溅起了豆大的水花。
又是不一会儿的功夫,地上的水积满了,雨还是不停地下,排水道也赶不上他的步伐。小草儿低下了头,看不到一点色彩,都是灰蒙蒙的一片,或是白茫茫的大雾,风也没有,什么都没有,世界仿佛静止了,只有雨的敲击声。感受世界都与你隔绝了。
过了半个多小时吧,一切又那么突然,天一下子变得明亮,出现了彩虹,云朵是白的,太阳藏在了云朵后面,却十分明亮,照在了每一个地方,小草尖尖挂着露珠,滴答滴答的。
渐渐日落,太阳却不消失,天空由蓝色逐渐变得橙黄,夕阳西下,也十分美丽动人,好甜,好甜。
就像每日每夜不断学习的书呆子,倍感压力,在成绩没有起色时突然获得了回报,得到了肯定。生活很苦,却也很甜,乌云后面还藏着闪耀的太阳呢。
有一种甜中考作文8
人的舌头能够尝出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其中甜是人人都爱的,它大部分是从糖中获取的,不过,那一次我得到甜却是因一个惊喜。
我有一个弟弟,大大的眼睛,胖嘟嘟的脸蛋,显得可爱极了。他一岁半时,最基本的称呼:“爸爸”、“妈妈”、“奶奶”,甚至连最难称呼的“爷爷”都会叫了,但是他就是不会叫我“哥哥”,搞得我好不尴尬。
你以为我不教他如何喊“哥哥”?大错特错!为了他能叫出一声“哥哥”,我是日日教,时时教,分分教,秒秒教,每时每地都在教,甚至还差点被当成神经病。但上天总违背你的愿望,我越想让他会,他就越不会,我还几度怀疑我们是不是亲兄弟,从理论上说,我们应该是最亲近的人。
没有弟弟喊我“哥哥”的地球照样转,就这样,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我对这件事也处于听天由命的状态。
一天中午放学我刚回到家,妈妈就惊喜地告诉我弟弟会叫“哥哥”了,我兴奋地连鞋都来不及换,就冲进了屋里。只听见一声悦耳清脆的“哥哥”从弟弟口中传来,我心花怒放,心头升起一股甜味,仿佛吃了一百万颗糖一般。我激动地把他抱起转圈圈,而这个小家伙也“咯咯”地直笑。此时,在我心中,他是全天下最最可爱的人。为了这一天,我付出了多少努力呀!而今天,我终于是圆了这个梦。
这世上的糖果,有哪个能比亲情还甜呢?
有一种甜中考作文9
有一种甜,甜如蜜,甜如山中野果,干脆清甜。
有一种甜,甘似泉,甘似林间晨露,清新甘甜。
曾有一暑假,我在山中,在林间,在清澈的溪边消磨一份静谧的时光。在山中,鸟儿细碎的吟唱,泉水的流动,踏在叶上沙沙的节奏都给予我听觉上的甘甜。
在清晨醒来,听到特别的鸟儿合唱,声音杂而不乱,吮吸一口甘甜的空气,迎着晨露走在林荫小道上,我爱这样的清晨,爱自然这样美丽的容颜。我喜欢那不被鸣笛、起床铃叫醒的早晨。
在午后,喝没有任何调料的白粥,大米的味道在口腔中反复品尝,有一种淀粉的、淡素的甜味。最美的是在午觉后吃西瓜,坐在竹椅上,抱着半个西瓜品尝。山间本不热,我想,这便是整个夏日最甜蜜的事。
在晚上,我见过那群星璀璨的夜空,和着蝉鸣数星星,接着甜甜地睡去。
在那个暑假,我与自然相处了两个月。我的每一天都很平常,但我就是喜欢自然那美丽的、天然的甜。在城市中,甜或许是大白兔奶糖,或许是蛋糕上厚厚的糖霜,也或许是饮料中过量的添加剂。
自然给予人们美,给予人们那不求回报的甜。自然所献予人类的东西不应该被破坏利用。这自然献予我们的甜甜的美好,我们应该去珍惜,它值得每一个人去守护。
有一种甜中考作文10
甜在我的记忆中有很多种,棒棒糖、满分的试卷……但对于爱吃的我来说,最甜的一定是妈妈做的爱心夜宵。
在小升初快期末时,成功地来到了我的生长高峰,而这也是我小学以来,学业最繁重的时候,为了让六年生活有一个完美的句号,我用了十二分的精神,来迎接它。
因为长得快,加上学业繁重,我常常会晚上饿,所以轮到我家的烧饭小能手——妈妈上场。
每天早上,她会去菜场买菜,营养搭配既能满足我已空了的肚子,又不会让我变胖,所以学习的一大半动力,都来自上完课美味的夜宵。每当累得快成纸的时候,就会闻到夜宵的香味,我最爱吃的是排骨面,每次回家书包都来不及放下,我的魂就已经被香味勾走了。老妈从锅中央捞,两大条已经炖了一天的排骨,加上自己做的面,吸上一大口,面很Q弹,加入排骨汤后,面的风味也很独特。再吃一口已经炖得很松的肉,满满的幸福感涌来。
有夜宵的伴随,最后我也考了不错的分数。
在我认为,甜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只要有心意。在我心里,甜是少年的梦想,甜是家人做的一顿饭。
有一种甜中考作文11
一说到甜,也许你的脑海中会浮现糖、西瓜、冰淇淋……但甜,远远不仅如此,就像人生,交织着形形色色、耐人寻味的甜。它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的心房,润透了我的年华。
夜半,天空早已沉下了脸。月,也不知何时悄悄地爬上了夜空。窗外,繁星点点,被繁星浇揉的月光洒向大地。而白昼氤氲的游云也渐渐褪去……身为一名初三的学生,即将步入中考的道路。在深夜学习对我来说已然习以为常,就像家常便饭一般。我也常常由于堆积如山的作业以及刷不完的习题熬到深夜。每当我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埋头苦干时,耳畔常常回荡着时钟“滴答滴答”的声音。抬头望望墙上的时钟,时针已走向十一点。然而我依然抱头苦想着手中的数学题。但有时,我也沉浸在这份夜深人静的美好中。这,或许也是一种甜吧!
时光匆匆流逝,困意也逐渐涌了上来。我可以感受到上下眼皮在打架。有时甚至昏昏沉沉的,视线渐渐消失在眼眶里。然而,夜间妈妈泡的一杯热牛奶使我重新有了动力,整个人仿佛又苏醒了一般。这杯热牛奶不仅给予了我甜味,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甜味。它就像糖一样,融化了我枯燥无味的心。
苦尽甘来,这种甜陪伴了我的初中生涯,促使我精神上的成长,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虽苦犹甜,但光中藏着微笑。
有一种甜中考作文12
一话到甜,我就会想到汪曾祺先生在《五味》中说到的一句话:黄油饼是甜的,混着的眼泪是咸的。就像人生,交织着各种复杂而美好的味道。记忆中的甜味,大概是奶奶的蛋炒饭的味道吧……
奶奶家旁边有一片大海,在一艘艘笔直地冲向天空的渔船下,总能买到新鲜的好吃的虾仁。小时候,奶奶带着我一同去买虾仁。
将虾仁用袋子装回家,奶奶便着手清理:先将虾仁全都清洗一遍,再把壳剥去,最后用牙签把虾线给挑出来,再清洗一遍。清洗完之后,奶奶就带着我去菜市场里买鸡蛋和香肠,回来的时候,顺便把饭也给煮了。奶奶先将香肠一个个剥掉,再用菜刀把香肠弄得小一点。
干完这些活,米饭也差不多煮好了。米饭和新鲜的蛋液、洗好的虾仁一起放入锅中,在锅中浇上酱油翻炒,撒上香肠,鲜美的蛋炒饭出炉了。蛋炒得很嫩,米饭鲜而不咸,虾仁Q弹爽口,一起放入嘴中,鲜味从舌尖上扩散开,令人回味无穷。舌尖上荡漾着鲜美,心中品到的,却是甜甜的喜悦。
这些年,我也吃过许多蛋炒饭,总是很难吃出奶奶炒的那种甜味。但一想起奶奶,心里不自觉就有一种甜弥漫开来。有一种甜,是蛋炒饭的鲜甜,也是奶奶给我的温暖的甜。
有一种甜中考作文13
甜,什么是甜?怎样才是最甜?甜就像发自内心的喜悦,而这种喜悦必须是靠自己亲手劳作获得的。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悠然,是我暑假代名词,我正懒散的坐在摇椅上看书,享受着属于我的已为时不多的假期。
“姐姐,救救我啊”,儿童清凉甜美的声音传来,我无奈的笑笑,望着撒娇的妹妹说“我就知道,你迟早会来找我的。”“嘿嘿,姐姐大人果然神机妙算。”妹妹讨好的搂住我的胳膊,笑得像个精致的瓷娃娃。
我妹妹马上要上二年级了。装着繁星的眼睛,俏皮的脸蛋,她双手抓着我的衣袖,小幅度轻摇,撒娇的要我帮她预习数学。“看你暑假光顾得玩儿,不预习”。我敲了敲她的前额。她吐了吐舌头,转而蹦着,跳着,把书拿了过来。
我大体翻了一下书,“你自己预习到哪儿啦?”“全部,啊,不,一点点”她脸蛋涨红,语无伦次,小手无意识的搓了搓,一脸狡黠的笑“是全没预习吧”。“嘿嘿,这可是我们的秘密!”她向我调皮的眨了眨眼睛,吐着舌头说。
时光倔强地从我指缝中溜走,悠然的暑假化作记忆的流沙随风而去。开学第一周回到家,妈妈告诉我妹妹开学数学考满分,一阵暖意从心底荡漾起来,我清楚这里面也有属于我的一份荣誉。
推开我的房门,一阵带着水果糖味的甜风扑面而来,我惊讶的看着桌子上的糖,旁边还有一张纸条“这是我的荣誉,它离不开你。谢谢。”
我拿起块糖放到嘴里,“好甜。”
有一种甜中考作文14
放学路上,有一种甜叫做陪你回家。
我的身边有一个影子似的人,我们经常一起回家,住在相隔数百米远的同一条街上,。
她很热心,经常主动帮助别人,正是因为这个美好的品质,我俩才认识的。
好像在一年级时,因为贪玩,我把右腿划伤了,血顺着腿一圈一圈的流下来,当时也不怎么痛,但是,在短短十几秒内,一股钻心的痛从膝盖蔓延开来,整个膝盖都疼的要命。她看见以后,立马奔向我,扶着我向医务室挪去。
现在,我俩每天骑着车一起上下学,好朋友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矛盾,但它永远也打不破这水一般纯洁的友谊。
我们一路彼此陪伴,难免有些磕磕绊绊。但,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跨越过去,每一次都更加坚定对对方的信任,我相信,这样一直互帮互助下去,相知相伴是属于我们的!
“喂,醒醒,喂!”哦,这都是一场梦呀,我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看见的是她那张迷人的笑脸。“唉,帮老师干活,干着干着睡着了,都怪我。”我不好意思地说道。
“没事儿,我都帮你干完了。一起回家吧!”她笑着说。
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很快到了家。互相说着拜拜。
有你真好!我明白,有一种甜叫友谊!
有一种甜中考作文15
甜,是五种味觉中最易让人品味的味道,无论是清新的空气,还是干净的凉水,又或是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大多数食品,都泛着或多或少的甜味。记忆中的甜味同样随处可见,记忆中的甜味,大概是运动之后喝到的第一口水的味道。
我几乎可以断定,运动乃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爱好,没人喜欢在摄入美味的糖分、卡路里后,坐在那里任由它们堆积形成脂肪,真那么做的人一定会患上不少疾病,当本就肥胖的身体又加上恶疾,再多的糖分也不能令人感受到甜了,幸好正如俗话所说:“生命在于运动。”我和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热爱运动,适当的运动能让人身心舒展,从心底里感受到一股甜味,但这点甜味远不值得我为之称赞。
真正能让人心跳平稳、呼吸平静,从头发到脚趾每一个细胞都充满甜味的,是越过终点线后的第一口水。我平时大多数的跑步并非比赛,不是为了胜利而是为了锻炼身体,但那口水如同一座奖杯,一份奖品,令我感到闲适和享受,让我感到自己如同冠军。这水它虽然不曾加糖,但让我感受到的甜度是世界之最。
我喝过的水“数以吨计”,但只有在剧烈运动之后喝的那些,才令我印象深刻,每当我想起气喘如牛的自己接过水杯的时刻,就有一股甜味在我心中弥漫开来。
日本茶道精神的四规七则
茶道,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典雅致的文化修养,也是日本人接待宾客的一种特殊礼仪。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精神的四规七则,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精神的四规七则
茶道不同于一般的喝茶,品茗,而是具有一整套的严格程序和规则。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正规茶室多起有“XX庵”的雅号。茶室面积大小不等。以“四叠半”(约合九平方米)大的茶室居多,小于四叠半的称“小间”,大于四叠半的称“广间”。茶室的构造与陈设,基本上都是中间设有陶制炭炉和茶釜,炉前摆放着茶碗和各种用具,周围设主、宾席位以及供主人小憩用的床等。
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用竹制茶匙按一定动作将茶碗中的茶搅成泡沫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
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
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
茶道品茶分“轮饮”和“单饮”两种形式。轮饮是客人轮流品尝一碗茶,单饮是宾客每人单独一碗茶。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赞美一番。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则热情相送。
茶道还讲究遵循“四规”,“七则”。四规指“和、敬、清、寂”,乃茶道之精髓。“和、敬”是指主人与客人之间应具备的精神、态度和辞仪。“清、寂”则是要求茶室和饮茶庭园应保持清静典雅的环境和气氛。七则指的是:提前备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应冬暖夏凉,室内插花保持自然美,遵守时间,备好雨具,时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
日本茶道的发展历程
一 奈良、平安时代
据日本文献《奥仪抄》记载,日本天平元年(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四月,朝廷召集百僧到禁廷讲《大般若经》时,曾有赐茶之事,则日本人饮茶始于奈良时代(公元710-794)初期。
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805年,从中国留学归来的最澄带回了茶籽,种在了日吉神社的旁边,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至今在京都比睿山的东麓还立有《日吉茶园之碑》,其周围仍生长着一些茶树。
与传教大师最澄从中国同船回国的弘法大师空海,在日本弘仁五年(公元814)闰七月二十八日上献《梵字悉昙子母并释义》等书所撰的《空海奉献表》中,有“茶汤坐来”等字样。
《日本后记》弘仁六年(公元815)夏四月癸卯记事中,记有嵯峨天皇巡幸近江国,过崇福寺,大僧都永忠亲自煎茶供奉的事。永忠在宝龟初(公元770年左右)入唐,到延历二十四年(公元805年)才回国的,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多年。嵯峨天皇又令在畿内、近江、丹波、播磨各国种植茶树,每年都要上贡。《拾芥抄》中更近一步说,在当时的首都,一条、正亲町、猪熊和大宫的万一町等地也设有官营的茶园,种植茶树以供朝廷之用。
日本当时是如何饮茶的?从与永忠同时代的几部汉诗集中可以发现,日本当时的饮茶法与中国唐代流行的饼茶煎饮法完全一样。《经国集》有一首题为《和出云巨太守茶歌》描写了将茶饼放在火上炙烤干燥(独对金炉炙令燥),然后碾成末,汲取清流,点燃兽炭(兽炭须臾炎气盛),待水沸腾起来(盆浮沸浪花),加入茶末,放点吴盐,味道就更美了(吴盐和味味更美)。煎好的茶,芳香四溢(煎罢余香处处薰)。这是典型的饼茶煎饮法。
这一时期的茶文化,是以嵯峨天皇、永忠、最澄、空海为主体,以弘仁年间(公元810-824)为中心而展开的,这一段时间构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
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
嵯峨天皇爱好文学,特别崇尚唐朝的文化。在其影响下,弘仁年间成为唐文化盛行的时代,茶文化时其中最高雅的文化。嵯峨天皇经常与空海在一起饮茶,他们之间留下了许多茶诗,如《与海公饮茶送归山》。嵯峨天皇也有茶诗送最澄,如《答澄公奉献诗》等。
弘仁茶风随嵯峨天皇的退位而衰退,特别是由于宇多天皇在宽平六年(894),永久停止谴唐使的派遣,加上僧界领袖天台座主良源禁止在六月和十一月的法会中调钵煎茶,于是中日茶文化交流一度中断。但在十世纪初的《延喜式》中,有献濑户烧、备前烧和长门烧茶碗等事的记载,这说明饮茶的风气开始在日本流传。
总之,奈良、平安时期,日本接受、发展中国的茶文化,开始了本国茶文化的发展。饮茶首先在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中传播并流行,也开始种茶、制茶、在饮茶方法上则仿效唐代的煎茶法。日本虽于九世纪初形成“弘仁茶风”,但以后一度衰退。日本平安时代的茶文化,无论从形式上还是精神上,可以说是完全照搬《茶经》。
二 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
(一) 镰仓时代
镰仓时代(公元1192—1333年)初期,处于历史转折点的划时代人物荣西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身记》。荣西两度入宋,第二次入宋,在宋四年零四个月,1191年回国。荣西得禅宗临济宗黄龙派单传心印,他不仅潜心钻研禅学,而且亲身体验了宋朝的饮茶文化及其功效。荣西回国时,在他登陆的第一站——九州平户岛上的富春院,撒下茶籽。荣西在九州的背振山也种了茶,不久繁衍了一山,出现了名为“石上苑”的茶园。他还在九州的圣福寺种了茶。荣西还送给京都拇尾高山寺明惠上人5粒茶籽,明惠将其种植在寺旁。那里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茶的生长,所产茶的味道纯正,由此被后人珍重,人们将拇尾高山茶称作“本茶”,将这之外的茶称为“非茶”。
荣西回国的第二年,日本第一个幕府政权——镰仓幕府成立。掌握最高权力的不再是天皇,而是武士集团首领——源氏。政治的中心,也由京都转移到镰仓。建保二年(公元1214年),幕府将军源实朝醉酒,荣西为之献茶一盏,并另献一本誉茶德之书《吃茶养生记》。《吃茶养生记》分上下两卷,用汉文写成,开篇便写道:“茶也,末代养生之仙药,人伦延龄之妙术也”。荣西根据自己在中国的体验和见闻,记叙了当时的末茶点饮法。由于此书的问世,日本的饮茶文化不断普及扩大,导致三百年后日本茶道的成立。荣西既是日本的禅宗之祖,也是日本的“茶祖”。自荣西渡宋回国再次输入中国茶、茶具和点茶法,茶又风靡了僧界、贵族、武士阶级而及于平民。茶园不断扩充,名产地不断增加。
荣西之后,日本茶文化的普及分为两大系统,一是禅宗系流,一是律宗系流。禅宗系统包括荣西及其后的拇尾高山寺的明惠上人,律宗系统则有西大寺的叡尊、极乐寺的忍性。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并且是由寺院普及到民间,这是镰仓时代茶文化的主流。
日本文永四年(公元1267年),筑前崇福寺开山者南浦绍明禅师,自宋归国,获赠径山寺茶道具“台子”(茶具架)一式并茶典七部。“台子”后传入大德寺,梦窗疏石国师率先在茶事中使用了台子,开点茶礼仪之先河。此后,台子茶式在日本普及起来。
镰仓时代末期,上层武家社会的新趣味、新娱乐“斗茶”开始流行,通过品茶区分茶的产地的斗茶会后来成为室町茶的主流。
(二) 室町时代
室町时代(公元1333—1573,受宋元点茶道的影响,模仿宋朝的“斗茶”,出现具有游艺性的斗茶热潮。特别是在室町时代前期,豪华的“斗茶”成为日本茶文化的主流。但是,与宋代文人们高雅的斗茶不同,日本斗茶的主角是武士阶层,斗茶是扩大交际、炫耀从中国进口货物、大吃大喝的聚会。到了室町时代的中后期,斗茶内容是更复杂、奖品种类也更多,据记载有茶碗、陶器、扇子、砚台、檀香、蜡烛、鸟器、刀、钱等。比起中国宋代的斗茶来,室町时代的斗茶更富有游艺性,这是由日本文化具有游艺性的的特点决定的。摆弄进口货,模仿宋朝人饮茶,是一件风雅之事。当然,在室町时代的斗茶会里,也有一些高雅的茶会。室町时代的斗茶经过形成、鼎盛之后,逐渐向高级化发展,为东山时代的书院茶准备了条件。
公元1396年,38岁的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让位于儿子义持。次年,他在在京都的北边兴建了金阁寺。以此为中心,展开了“北山文化”。在他的指令、支持下,小笠原长秀、今川氏赖、伊势满忠协主持完成了武家礼法的古典著述《三义一统大双纸》,这一武家礼法是后来日本茶道礼法的基础,而观阿弥、世阿弥父子草创了能乐。公元1489年,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隐居京都的东山,在此修建了银阁寺,以此为中心,展开了东山文化。东山文化是继北山文化之后室町文化的又一个繁荣期,是日本中世文化的代表。由娱乐型的斗茶会发展为宗教性的茶道,是在东山时代初步形成的。在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建造的东山殿建筑群中,除代表性的银阁寺外,还有一个著名的同仁斋。同仁斋的地面是用塌塌米铺满的,一共用了四张半。这个四张半塌塌米的面积,成为后来日本茶室的标准面积。全室塌塌米的建筑设计,为日本茶道的茶礼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日本把这种建筑设计称作“书院式建筑”,把在这样的“书院式建筑”里进行的茶文化活动称作“书院茶”。书院茶是在书院式建筑里进行、主客都跪坐,主人在客人前庄重地为客人点茶的茶会。没有品茶比赛的内容,也没有奖品,茶室里绝对安静,主客问茶简明扼要,一扫室町斗茶的杂乱、拜物的风气。日本茶道的点茶程序在“书院茶”时代基本确定下来。书院式建筑的产生使进口的唐宋艺术品与日本式房室融合在一起,并且使立式的禅院茶礼变成了纯日本式的跪坐茶礼。书院茶将外来的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结合在一起,在日本茶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以东山文化为中心的室町书院茶文化里,起主导作用的是足利义政的文化侍从能阿弥(1397—1471年),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通晓书、画、茶。 在能阿弥的指导下,当时所进行的点茶法是一种“极真台子”的茶法。点茶时要穿武士的礼服——狩衣,点茶用具放在极真台子上面,茶具的位置、拿发,动作的顺序,移动的路线,进出茶室的步数都有严格的规定,现行的日本茶道的点茶程序基本上在那时就已经形成了。能阿弥不愧是室町时代的一位划时代的大艺术家,他一生侍奉将军义教、义胜、义政三代,一扫斗茶会的奢靡嘈杂,创造了“书院饰”“台子饰”的新茶风,对茶道的形成有重大影响。他推荐村田珠光作足利义政的茶道老师,使得后者得以有机会接触“东山名物”等高水准的艺术品,达成了民间茶风与贵族文化接触的契机,使日本茶道正式成立之前的书院贵族茶和奈良的庶民茶得到了融会、交流,为村田珠光成为日本茶道的开山之祖提供了前提。如果说村田珠光是日本茶道的鼻祖,那么能阿弥就是日本茶道的先驱。
应永二十四年(1417年)六月五日,一种由一般百姓主办参加“云脚茶会”诞生,云脚茶会使用粗茶、伴随酒宴活动,是日本民间茶活动的肇始。云脚茶会自由、开放、轻松、愉快,受到欢迎,在室町时代后期,逐渐取代了烦琐的斗茶会。
在饮茶文化大众化的潮流中,奈良的“淋汗茶”引人注目。文明元年(1469年)五月二十三日,奈良兴福寺信徒古市播磨澄胤在其馆邸举办大型“淋汗茶会”,邀请安位寺经觉大僧正为首席客人。淋汗茶会是云脚茶会的典型,古市播磨本人后来成为珠光的高徒。淋汗茶的茶室建筑采用了草庵风格,这种古朴的乡村建筑风格,成为后来日本茶室的风格。
日本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1423—1502),珠光11岁时进了属于净土宗的奈良称名寺做了沙弥,由于怠慢了寺役,被赶出了称名寺。之后,他来到京都,19岁时进了大德寺酬恩庵(今称一休庵),大德寺是著名的临济禅宗的寺院。珠光跟一体宗纯(1394—1481年)参禅,获得一休的印可。他将禅宗思想引入茶道,形成了独特的草庵茶风。珠光通过禅的思想,把茶道由一种饮茶娱乐形式提高为一种艺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珠光完成了茶与禅、民间茶与贵族茶的结合,为日本茶文化注入了内核、夯实了基础、完善了形式,从而将日本茶文化真正上升到了“道”的地位。
日本茶道宗师武野绍鸥(1502—1555年)承先启后。大永五年(1525年),武野绍鸥从界町来到京都,师从当时第一的古典学者、和歌界最高权威、朝臣三条西实隆学习和歌道。同时,师从下京的藤田宗理、十四屋宗悟、十四屋宗陈(三人皆珠光门徒)修习茶道。他将日本的歌道理论中表现日本民族特有的素淡、纯净、典雅的思想导入茶道,对珠光的茶道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为日本茶道的进一步民族化、正规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武野绍鸥的另一个功绩是对弟子千利休的教育和影响。
室町时代末期,茶道在日本获得了异常迅速的发展。
(三) 安土、桃山时代
室町幕府解体,武士集团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日本进入战国时代,群雄中最强一派为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系统。群雄争战,社会动乱,却带来了市民文化的发达,融艺术、娱乐、饮食为一体的茶道便受到空前的瞩目。宁静的茶室可以慰藉武士们的心灵,使他们得以忘却战场的厮杀,抛开生死的烦恼,所以,静下心来点一碗茶成了武士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战国时代,茶道是武士的必修课。
千利休(1522-1592年)少时便热心茶道,先拜北向道陈为师学习书院茶,后经北向道陈介绍拜武野绍鸥为师学习草庵茶。天正二年(1574年)作了织田信长的茶道侍从,后来又成了丰臣秀吉的茶道侍从。他在继承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的基础上,使草庵茶更深化了一步,并使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还原到了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上。利休是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是一位伟大的茶道艺术家,他对日本文化艺术的影响是无可比拟的。
镰仓时代,日本接受了中国的点茶道文化,以镰仓初期为起点,日本文化进入了对中国文化的独立反刍消化时期,茶文化也不例外。镰仓末期,茶文化以寺院茶院为中心,普及到了日本各地,各地都出现了茶的名产地。寺院茶礼确立。
总之,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期,日本学习和发扬中华茶文化,民族特色形成,日本茶道完成了草创。
三 江户时代
由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开创的统一全国的事业,到了其继承者德川家康那里终于大功告成。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至1868年明治维新,持续了260多年。
千利休被迫自杀后,其第二子少庵继续复兴利休的茶道。少庵之子千宗旦继承其父,终生不仕,专心茶道。宗旦去世后,他的第三子江岑宗左承袭了他的茶室不审庵,开辟了表千家流派;他的第四子仙叟宗室承袭了他退隐时代的茶室今日庵,开辟了里千家流派;他的第二子一翁宗守在京都的武者小路建立了官休庵,开辟了武士者路流派茶道。此称三千家,四百年来,三千家是日本茶道的栋梁与中枢。
除了三千家之外,继承利休茶道的还有利休的七个大弟子。他们是:蒲生化乡、细川三斋、濑田扫部、芝山监物、高山右近、牧村具部、古田织部,被称为“利休七哲”。其中的古田织部(1544-1615)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大茶人,他将利休的市井平民茶法改造成武士风格的茶法。古田织部的弟子很多,其中最杰出的是小掘远州(1579-1647)。小掘远州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茶人,他一生设计建筑了许多茶室,其中便有被称为日本庭园艺术的最高代表——桂离宫。
片桐石州(1605-1673年)接替小掘远州作了江户幕府第四代将军秀纲的茶道师范,他对武士茶道作了具体的规定。石州流派的茶道在当时十分流行,后继者很多。其中著名的有松平不昧(1751-1818年)、井伊直弼(1815-1860年)。
千利休去世后,由他的子孙和弟子们分别继承了他的茶道,400年来形成了许多流派。主要有:里千家流派、表千家流派、武者小路流派、远州流派、薮内流派、宗偏流派、松尾流派、织部流派、庸轩流派、不昧流派等。
由村田珠光奠其基,中经武野绍鸥的发展,至千利休而集大成的日本茶道又称抹茶道,他是日本茶道的主流。抹茶茶道是在宋元点茶道的影响下形成的。在日本抹茶道形成的之时,也正是中国的泡茶道形成并流行之时。在中国明清泡茶道的影响下,日本茶人又参考抹茶道的一些礼仪规范,形成了日本人所称之的煎茶道。公认的“煎茶道始祖”是中国去日僧隐元隆琦(1592-1673),他把中国当时流行的壶泡茶艺传入日本。经过“煎茶道中兴之祖”卖碳翁柴山元昭(1675-1763)的努力,煎茶道在日本立住了脚。后又经田中鹤翁、小川可进两人使得煎茶确立茶道的地位。
江户时期,是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时期,日本吸收、消化中国茶文化后终于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煎茶道。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道,但是发扬光大了中国茶道。
四 现代时期
日本的现代是指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茶在安土、桃山、江户盛极一时之后,于明治维新初期一度衰落,但不久又进入稳定的发展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日间的茶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日本茶文化向中国的回传。日本茶道的许多流派均到中国进行交流,日本里千家流派茶道家千宗室多次带领日本茶道代表团到中国访问,第100次访问中国时,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千宗室。千宗室以论文《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获南开大学哲学博士。日本茶道丹月流家元丹下明月多次到中国访问并表演。日本当代著名的茶文化学者布目潮风、沧泽行洋不仅对中华茶文化有着精深的研究,并且到中国进行实地考察。2001年4月,日本中国茶协会会长王亚雷,秘书长藤井真纪子等一行到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进行茶文化交流。
与此同时,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彬藩、浙江大学教授童启庆、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会长范增平、天仁集团总裁李瑞河、浙江湖州的蔻丹、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顾问王镇恒、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宛晓春等纷纷前往日本访问交流。北京大学的滕军博士在日本专习茶道并获博士学位,出版了《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一书。
日本有哪些文化习俗
有茶道,书道,花道,祭祀,陶瓷,织棉,古诗等
别的不知道了
还有插花是日本人喜欢的室内艺术!
挺优雅的!呵呵!
梦色糕点师里的完美糕点的比赛是哪几集?不要思考过程的,就只是有比赛的画面的。
第17话:糕点师对决
第21话:友情抹茶比赛的抹茶巧克力饼
第24话:爱的巧克力糕点对决
第29话:羁绊的千层饼
第30话:奇迹的奶酪糕点
第33话:小莓的惊慌
第42话:幸福的冰激凌
第44话:巧克力公主
第45话:迷抹茶比赛你巧克力之旅
第50话:梦的草莓蛋挞
前一阵子才看完的 应该不会错
抹茶粉为什么要刷出泡沫?
抹茶粉要刷出泡沫是因为喝茶界有讲究,皆以茶沫为傲,这层茶沫堪比“人参”。
早期我们在宋代的时候斗茶,越上好的茶,沫就会越多,这个界限就是斗茶的一个界限,谁的沫先下去谁就输了,沫少了就会输,但是上好的茶沫是不容易弄的。
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钱有闲人的一种雅玩,具有很强的胜负色彩,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斗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品评分高下。古代茶叶大都做成茶饼,再碾成粉末,饮用时连茶粉带茶水一起喝下。斗茶,多人共斗或两人捉对“厮杀”,三斗二胜。
宋代是极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一些文人雅士更流行斗茶的生活情趣,宋代斗茶之风极盛。
每年清明节期间,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古人斗茶,或十几人,或五六人,大都为一些名流雅士,还有店铺的老板,街坊亦争相围观,像今天看一场球赛一样热闹。
斗茶的场所,多选在有规模的茶叶店,前后二进,前厅阔大,为店面,后厅狭小,兼有小厨房,便于煮茶。有些人家,有较雅洁的内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或临水,或清幽,都是斗茶的好场所。
斗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相互品评,以分高下。古代茶叶大都做成茶饼,再碾成粉末,饮用时连茶粉带茶水一起喝下。斗茶,或多人共斗,或两人捉对“厮杀”,三斗二胜。
学校ka整野食比赛''___*
布丁,J 喱,朱古力蛋糕仔.........都ok,芒果布甸
材料 : 芒果 1-2 个 芒果啫喱粉 1 盒 鸡蛋 1 只
淡奶 1 罐 热水 1 杯
制法 : 首先芒果去核切粒,备用。 啫喱粉加入热水沟均到完全溶解,待凉备用。
然将鸡蛋打混再倒入淡奶混和, 最后加入芒果粒,放于雪柜, 凝固即成。
芒果西米露
芒果 1-2 个, 西米--大半碗 , 冰糖--半碗, 水 2杯
做法 :西米先用清水浸住 15分钟,取出后沥干水分备用
芒果去核切粒, 跟住烧滚 2杯清水,加入西米
转中火煮到西米透明,再加芒果粒后, 再放冰糖, 然后搅混, 煮一阵, 就OK
以上是2-3人份量, 我想你要增加份量,杨支甘露,jelly,pudding,cake,cheese cake(cold),ice cream......都ok!!!
我有D食谱:
Cheese Cake(cold)
芒果芝士蛋糕
饼底材料 :
消化饼150g
牛油(溶化)60g
馅材料 :
芒果(大) 2个
蛋 1只
忌廉芝士 250g
鲜忌廉 半杯
鱼胶粉 1 1/2汤匙
糖 60g
冷开水 3汤匙 饼面装饰 :
芒果 数片
芒果o者喱粉 半包
鱼胶粉 1茶匙
滚水 半杯
做法 :
1. 消化饼压碎,加入溶化牛油拌匀;
2. 20cm糕盘铺上牛油纸,放入饼碎略压实,冷藏待用;
3. 芒果去皮,取一部分磨取半杯芒果茸,另一部分切薄片,其余切粒;
4. 蛋白与蛋黄分开。鱼胶粉加水拌匀,座于热水中待容。忌廉打起,待用;
5. 忌廉芝打滑,加糖拂打,落蛋黄再拌打。加入鱼胶粉水及芒果茸拌匀,拌入忌廉。蛋白打至企身,加入芝士料中拌匀,落芒果粒;
6. 将芒果片排放于饼盘周围,倒入芝士料,冷藏至凝固;
7. o者喱粉及鱼胶粉拌匀,加滚水搅拌;
8. 芒果片放在饼面(可加入其他生果作装饰),倒入已凉的o者喱水,冷藏至凝固。
柠香芝士饼
材料:
忌廉芝士250g
忌廉220g
鱼胶粉3茶匙
水3汤匙
鸡蛋1只
糖80克
柠檬汁5茶匙
消化饼140g
牛油溶液60g
做法 :
1. 忌廉打发起,放入雪柜待用。
2. 消化饼弄碎,加入溶化牛油拌匀,放入8吋饼盆内压实。
3. 用碗盛载鱼胶粉,用水调匀,座于热水上,使其溶掉。
4. 忌廉芝士用打蛋机打至滑,加入蛋黄,糖打匀。
5. 加入鱼胶粉水和柠檬汁拌匀。
6. 加入忌廉再拌匀。
7. 蛋白打至企身,加入上述芝士材料中,然后倒入饼盆内。
8. 放入雪柜雪至凝固,加上装饰。
白朱古力热情果芝士蛋糕
材料:6吋)
忌廉芝士 150g
糖20g
蛋黄30g
鱼胶片5g
热情果汁40ml
白朱古力75g
淡忌廉150g
做法 :
1. 白朱古力隔水座溶
2. cream cheese打至软滑
3. 蛋黄加糖打至稠身,加入cream cheese中拌均
4. 鱼胶片浸软后,溶于50ml热水中,然后加进热情果汁中
5. 溶白朱古力,热情果汁加进芝士糊中拌匀
6. 加入打至7分发的忌廉, 用切方法拌匀
蛋糕面材料:
黄梅酱25g
热情果汁2汤匙
鱼胶片 2-3g
做法:
果酱加入果汁煮热,加入浸软的鱼胶片,放凉后铺于蛋糕面,雪至凝固,甩模完成。
Ice Cream
朱古力蛋奶雪糕 (简易) Chocolate Custard Ice-cream
材料
冇糖朱古力粉 / 黑朱古力4 汤匙 / 240 克
忌廉 300 毫升
现成吉士酱 600 毫升
过程
1. 忌廉 入微波炉丁 2 分 钟,搅入朱古力粉(或黑朱古力) 至溶,混入现成吉士酱拌匀,将雪糕浆倒入雪榚机,搅拌
2. 如没有雪糕机,将雪糕浆倒入盛器,入雪柜大约 1 小时,取出用电子打蛋器把空气打入雪糕浆,再入冰箱雪至硬身
香滑绿茶雪糕 Green Tea Ice Cream
材料
忌廉 500毫升
抹茶粉(Green Team Powder with Sugar)45 克
幼砂磄 (Caster Sugar)1汤匙
呢拿香油1茶匙
装饰
拌碟酥皮、 百力滋、生果
糖粉少许
用具
电动打蛋器或雪糕机
制作过程
1. 将所有材料放入盛器内拌匀,然后试味,这是很重要的步骤,因为不同牌子的抹茶粉的浓味不同,若味道不够,要在放入雪柜前调好
2. 把调好的忌廉溶液倒入雪糕机搅拌,若没有雪糕机,就要把忌廉溶液放入雪柜冰箱
3. 冷藏太概40分钟,取出用电子打蛋器把空气打入忌廉中,大约两分钟,再放入雪柜冰箱冷藏。
4. 重复3的步骤三次,再雪一小时,便成。用生果,酥皮,百力滋装饰一下,上碟。,参考: leisure-cat/index or joycekitchen/dessert/cake,Mango Pudding
[6-10人份量]材料:大mango 4 个
6 盒mango味jelly粉
8豌水
花奶1大罐
sugar 2 匙
做法:1.将magao切粒[备用]
2.用滚水开jelly粉糖,搅后待凉
3.落花奶 mango粒
4.搅拌后放雪柜雪至固体
5.用余下之mago装饰,试下整呢款「班兰林明顿蛋糕」Pandan Lamington Cake
rt/elearning/dessert/recipe/lamington.pdf,可以切开好多件,仲有埋片教你﹕
材料:
鸡蛋……………………………………………………………………………5 只
糖……………………………………………………………………………120g
面粉……………………………………………………………………………120g
牛油溶液………………………………………………………………………20g
白朱古力………………………………………………………………………100g
班兰香油………………………………………………………………………30g
椰丝……………………………………………………………………………适量
淡忌廉…………………………………………………………………………150g
鲜奶…………………………………………………………………………150ml
做法:
(1) 鸡蛋和糖打至厚白忌廉状,轻轻拌匀。
(2) 放入已筛好的面粉,再慢慢搅匀。
(3) 放入已预溶牛油,搅匀后倒入长方形焗盘,再放入已预热180 度的焗炉
焗约20 分钟,待冷却备用。
(4) 将白朱古力、淡忌廉及鲜奶混合碗中,隔热水以低中温煮溶,待凉后加入
班兰香油搅匀成班兰浆。
(5) 将蛋糕切成边长约1 吋的方块,沾上班兰浆,再立刻黏上椰丝,放于架上
待凝固,最后放入雪柜内待冻便成。,参考: rt/elearning/dessert/cake_lamington,你可以试下用姐利粉
当一包姐利粉可以两个人份量
你准备15包
到时开哂姐利水
用雪柜急东
咁就应该可以赶倒了.....不过问题系要有雪柜,你试下返去问下老师俾唔俾你用学校雪柜吧
如果你觉得太普通可以用多架时间去装饰得令d
因为你架比赛咁小时间,其他组一定做得好马夫(你撰题撰得好)
所以唔洗煮得太过好味,到时做唔哂就得不偿失
所以你可以o系卖相方面多下功夫
我架意见就是这样了,参考: 我对食的汁著,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抹茶比赛和抹茶茶艺表演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抹茶比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