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2018产业区块链白皮书,以及区块链技术白皮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中国区块链产业链条形成了吗?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20日发布的《2018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称,目前中国区块链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产业链条已经初步形成。
《白皮书》称,截止到2018年3月底,我国以区块链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区块链公司数量达456家,从上游的硬件制造、基础设施、安全服务,到下游的产业技术应用服务,到保障产业发展的行业投融资、媒体、人才服务,各领域的公司已经基本完备,协同有序,共同推动产业不断前行。
从公司的地域分布状况来看,地域分布相对集中,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北京、上海、广东、浙江依然是区块链创业的集中地,位于四省的区块链企业占比超80%。除此以外,中国区块链创业活跃度前十名的省份还包括江苏、四川、福建、湖北、重庆、贵州。
从区块链产业细分领域分布状况来看,截止到2018年3月底,区块链领域的行业应用服务类公司数量最多,其中主要为金融行业应用服务的公司数量达到86家,主要为实体产业应用服务公司数量达到109家。此外,区块链解决方案、底层平台、区块链媒体及社区领域的相关公司数量均在40家以上。
内容来源 凤凰网
如何解读苏宁区块链白皮书?
“区块链技术构建的独特的信用机制等非常有前景”,苏宁科技集团副总裁乔新亮对记者表示。2018年7月20日,苏宁技术研究院、苏宁金融研究院联合苏宁云发布了《苏宁区块链白皮书》,详细解读了区块链在零售、物流、科技、金融、文创等苏宁的优势产业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为未来区块链技术可以服务的众多产业指明了发展路线。同时,对区块链在智慧零售生态中的使用方式,落地场景,解决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基础上的实践总结,着重给出了各场景下的具体解决方案。
(图:苏宁科技集团副总裁乔新亮在发布会现场致辞)
苏宁IT总部区块链研发中心技术总监姚平对记者表示,苏宁区块链技术目前主要有智慧零售、金融和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可为业界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借鉴。
在金融领域,苏宁利用区块链特有的构建信任机制,率先实现了广泛的应用。黑名单共享、信用证等区块链产品相继落地,解决了传统金融交易中的痛点,使金融业务的开展更加透明、高效。
苏宁金融研究院区块链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宋沫飞介绍道,目前已经有十余家银行与苏宁金融进行了区块链方面的合作,苏宁金融一期将建立黑名单共享平台,后期将建立金融数据共享平台和跨行业数据平台。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副院长汪卫认为,随着对“去中心化”思想理解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正逐渐从单纯技术平台向信息系统构建新的思维方式转变,各个领域都在将去中心化的思想和行业的痛点相结合,打造新的业务模式。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区块链实验室主任刘肖凡也认为,未来在金融交易、供应链管理、智能制造、文化娱乐、医疗健康、社会公益、教育就业等各方面都将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
“大型公司尤其是有众多产业布局的公司在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上有优势,由于这些公司拥有推动技术利用的商业基础设施和数据运营能力,可以更加有效推动商业的聚合,加速落地应用”,刘肖凡表示。
内容来源 新浪财经
如何将推动区块链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018产业区块链白皮书我国区块链产业生态初步形成2018产业区块链白皮书,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工信部信息中心此前发布2018产业区块链白皮书的《2018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显示2018产业区块链白皮书,截至2018年3月底,我国以区块链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区块链公司数量已超过450家,产业初步形成规模。
随着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产业应用的实际效果逐渐显现。工信部提出,区块链应用正逐步从金融领域延伸到实体和服务领域,包括电子信息存证、产品溯源、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等。
工信部提出,区块链产业仍处在初期阶段,技术的正向价值逐步显现,但发展过程中仍伴随不可忽视的风险,比如可能对现行制度规范产生挑战,存在技术层面的漏洞等。工信部提出,将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特别是加强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以及融合渗透能力提升,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推动区块链产业健康发展。
区块链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区块链发展至3.0,应用探索是现阶段目标
根据IDC定义,区块链是指记录信息和数据的分布式账本。该账本存储于对等网络的多个参与者之间,参与者可以使用加密签名将新的交易添加到现有交易链中,形成安全、连续、不变的链式数据结构;从数据的角度来看,区块链是一种不可能被更改的分布式数据。
2008年,一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文章,标志着比特币的诞生,全球区块链行业也就此拉开序幕。发展至今,区块链已经从1.0发展至了3.0,从数字货币为特征,发展至应用探索阶段。
各国纷纷政策支持,中国积极推动区块链产业发展
区块链诞生以来,各国政策基本持支持态度。其中,英国、美国等地区对于区块链的政策补贴较为突出,如美国国土安全部多次向区块链技术公司颁发研究合同,英国则是国家层面设立基金进行支持等。法、德等国家对区块链发展持谨慎观望的态度,仅在技术发展方面较为支持。中国方面,中国积极支持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出台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18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能。不过另一方面,我国明确禁止数字货币,对于数字货币市场和技术应用一直重点监管。
融资市场仍未回暖,中国融资金额逊色美国
根据零壹智库统计,2018年全球区块链项目融资总金额达到416亿元,共计融资452笔。数据显示,2018年1月-8月,全球区块链融资情况相对活跃,8月一度达到104亿元;不过,2018年8月以后,资本市场显著疲软,盖因加密货币市场大幅下跌。
2019年上半年,全球融资总额约165亿元,融资笔数达到217笔。其中,2019年5月单月融资金额高达80亿元,主要是由于5月份货币交易所Bitfinex发行了平台币LEO并获得一笔10亿美元的融资。而Bitfinex进行这轮融资主要是由于多国监管部门冻结了Bitfinex的比特币资产,为缓解承兑压力而进行融资。若剔除该笔融资,2019年上半年区块链项目融资均低于20亿元,区块链项目融资市场仍未回暖。
从各国情况来看,中美两国的区块链资本市场相对活跃。融资数量方面,2019上半年,中国在融资数量上领先,数量达到71笔,但融资金额却远远落后于美国,仅为25.6亿元,而美国在融资数量略逊色中国的同时,融资金额却高达118.1亿元,大幅领先于其他国家,说明我国区块链融资项目单项金额较低,较为成熟的,投资价值高的融资项目还有待挖掘。
我国专利全球领先,但缺乏关键技术研究
截止至2018年,我国区块链行业相关技术专利已达到1001项,位居世界第一,大幅度领先于美国(138项)。不过,尽管数量上领先,我国区块链技术大部分围绕着加密数字货币、钱包、存证溯源等应用层开展,而在关键底层技术研究上落后,因而整体价值不高。反观美国,虽然技术数量相对落后,但依然是目前区块链最新技术理念和解决方案的主要提出者。中国亟需在区块链关键技术方面有所突破,进而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更大规模的商业场景中落地。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区块链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2018产业区块链白皮书和区块链技术白皮书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2018产业区块链白皮书
评论列表